诸如后的妃子,或是皇亲国戚,要么那些得脸大臣的女眷,陛下三两年一回的秋狩,兴许能跟着御驾出一回城,其余时候皆在后院中熬子。 黛玉在京中也憋得无聊,自然怀念以前乘船北上南下的子:“若将来咱们能一道去江南,什么西湖、瘦西湖,景致也可一观。” 在江南,林家的庄子更大更多,黛玉还可以领着姐妹们去看看江南地界首屈一指松林书院的山门,去扬州逛逛冷先生的园子。 先生不拘小节,想来不会介意姐妹们去游园。 看庄子的几个庄户媳妇特意梳洗过,穿着齐齐整整的靛青棉布衫,滚边是一圈褐布,上面绣着一圈牡丹花样。 打头那个领着媳妇们请安,对霍云安道:“,都预备好了,姑娘们要不要去看看马。” 此言一出,几个姑娘们心动不已,眼睛都放光。 霍云安刹住了她们的子,此处好歹是她的地盘,特意叮嘱几个小姑娘:“今先修整,明早上让丫鬟们给你们穿好骑装,万不可带什么珠钗。” 不带珠钗,是怕跌马受伤。 黛玉、湘云、探都住一个院,几人兴奋得闹到半夜才睡,翌早起也不觉困倦,叽叽喳喳起来穿衣裳梳头发。 丫鬟们用发绳给几人绑了辫子,还是霍云安过来手把手教她们如何用头巾把头发裹好。 衣裳换好,用过早食,几人赶紧催促霍云安带她们去看马。 湘云一见今要骑的马,脸上掩不住的失望,她昨儿还做梦自己骑着高头大马,雄赳赳气昂昂。 嫂嫂的马,瞧着和一般农夫的马也没两样,只是刷洗得干净罢了。 湘云道:“呀!我瞧着这马不怎么样,先前我和婶娘出门作客,路上见义忠王爷骑着马,那高头大马,才叫英武呢!” 黛玉和探脸上也是不约而同的失望。 霍云安早就料到会如此,耐心给几人解释:“王爷骑的马是大宛进贡的良驹,御赐宝马,不是俗物,况且你们走都不会,这种马最好,本地的马虽不如贡马,但耐力好,子温顺,最适合初学者。” 听完霍云安解释,她们也知宝马不易得,倒也一排排站好,听霍云安讲解骑马的注意事项,虚心开始学习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边京城里义忠王的进展并不顺利。 义忠王看着林如海亲自写的回帖,那叫一个大写的拒绝。 “这林大人呐!真是不给面子……” 先前管事长吏不便说,此刻见时机还成,小心提示:“王爷,依着礼节,林大人也不是故意的。” 其实如果王府里的是位小郡主,没准林家还会下帖子请她去玩。 他们府上是世子啊! 王爷不着调,总觉着世子还小,但世子马上就十四,没见荣国府那个差不多年岁衔玉而生的哥儿,早几年就会找丫鬟。 林大人不愿,实乃人之常情。 义忠王沉默,此事确实不能怪林如海,他作为王爷,言行出格一点能消除里的戒心,其它人没这个身份,也没这个本钱。 正当时,义忠王世子板着一张脸进了花厅,义忠王忽而有点心虚: “乖儿子,你来了,这事是林大人不答应,与我无关。” 世子道:“我知道,年岁不小了,不是小时候。” 先前黛玉生辰,义忠王不在,林家也没给帖子邀请,小世子那几又得了风寒,就算林家老二还特意登门来探望,他心里依旧不舒坦。 义忠王世子也明白,若林家给义忠王下帖子,必然也要把什么南安、北静王之都请去,父亲不在,他也没有擅自登门的理由。 一年年长大,守着礼节,反而越来越生分,小时候就算一南一北还可以给林家随意写信,前些年还能大家一起在园子里玩。 年岁长了,半点好处也无! 世子裹着腔愁绪,话毕,又板着脸走了。 义忠王当爹的反而吃了儿子挂落,转过头问长吏:“我怎么瞧着他好像在嫌弃我这个当父皇的?” 长吏只能选择闭嘴。 其实他们世子也是个知礼守节的公子,但占着义忠王府的名声,旁人不免将他和吊儿郎当的爹联系起来。 长吏另起个头:“王爷,那些马如何处置?” 他们王爷多半会人去不了,把马送去,长吏都预备好人手,就等王爷一声令下。 不料义忠王皱着眉头,半晌不说话,随即摇摇头才懒洋洋开口: “从哪儿牵来送回哪儿去,不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么高的马,摔了她们本王可赔不起。” 摔了只是借口,义忠王忽然想起来,他的马几乎都是太上皇和皇帝挑剩的贡品,真送过去太惹眼,给黛玉她们这群小姑娘招惹是非。 人家都躲到京郊去寻自在,何必。 有人愁苦,就有人喜,起码黛玉、湘云、探几人,从来没有这么自在喜过。 湘云坐在马上,叫人牵着走了好几圈,大约有个模样,没刚上马时那么紧张,都能和姐妹们玩笑闲话了,理理头巾: “巾帼、巾帼,女子做此打扮,原来是因为便宜行动。” 黛玉耐心给湘云科普:“非是如此,戴着这个再戴头盔,可以防磨。” 霍云安的母亲就有一声铁制成的铠甲,连着头盔,母亲下葬时一起入土了,原先小时候,霍云安也总是吵着要一身,可惜……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