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的叛,并没有能带来太大的影响,甚至都没有在各地扩散开,他的军队刚刚离开雍城,就遭遇到了赵括的头痛击,自己也被赵康所俘虏,而随后蒙武攻进了雍城,彻底的结束了这次的叛,参与叛的官吏和士卒都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和赦免。跟历史上的不同,王内的这次叛,丝毫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秦王不再需要号召众人去杀死嫪毐,也没有去放吕不韦,而最棘手的问题,赵姬,秦王也有了处置的办法,秦王甚至都没有询问群臣的建议,就将生母赵姬放到了巴蜀...命令当地官吏监督好赵姬,不许她外出,不许她接见任何人。随后,秦王就当整个叛已经结束。 在这次叛之中,秦王展现出了铁血的手腕和气魄,他先是通过自己的心腹直接控制了丞相以及其羽,随后击败了叛军,还赦免了吕不韦这些对秦国有功的大臣,甚至是在生母的问题上,都不必他人来劝说,就已经安排妥当。年轻的秦王本就没有因为嫪毐的事情而愤怒到失去理智。 赵括教会他仁义,韩非教会他律法,狄教会他头槌...而最重要的,是荀子告诉他该独立的思考。秦王一直觉得,荀子对自己的教导过程虽然最短,可是他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荀子的缘故,嬴政在每次遇到事情的时候,都会按着荀子所教导的,将自己的私人情暂且拿出去,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进行思考。 站在秦国的立场,而不是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这些事情,这对秦王的帮助非常大,他能冷静的面对这些事情,并且选出对秦国最有利的抉择。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这一年天下所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各国几乎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内部情况,楚国失去了自己最后的贤王,甚至是最后的贤相。在以弑君谋反的罪名杀害了黄歇之后,李园即刻就拥立楚王的太子悍为王,并且举办了楚王的葬礼,悼念这位贤王。 楚国内部的贵族对黄歇早已不,李园的行为甚至是得到了部分贵族所支持的,在杀害了黄歇之后,李园顺利的得到了贵族们的拥戴,成为了楚国的主政者,楚王太过年幼,李园自然是要代替他主政的,只是,李园跟吕不韦不同,他在楚国内没有限制,楚王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在楚王的登基仪式上,李园数次走在了楚王的面前,直到有武士训斥他的这种行为,李园方才笑着放慢了脚步,而他这样举动,使得楚国内一些宗室弟子非常的愤怒。李园也履行了自己与那些贵族们的协议,他将国内的土地赏赐给这些人,又允许他们各自安排心腹来治理地方。 楚王与黄歇数十年的努力,在四天内就被李园全部毁掉。 当然,李园也要面对来自国外的力,最重要的就是来自秦国的力。 国内的楚国贵族分为两派,两派虽然都对黄歇不,可是他们的诉求是不同的,一些进的贵族对黄歇对秦国采取的低头政策非常不,他们希望李园能带着楚国收复失地,而其余贵族则是希望能保持如今的现状,不要打破这样的和平,李园思索了片刻,就决定不要打破如今的和平。 吕不韦派遣使者来到楚国,李园便将景所收复的寿外失地献给了秦国,他急着与秦国改善彼此的关系,秦国当然也乐于看到这一点,秦国与楚国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关系终于开始变得融洽,李园甚至还将一位宗室女送往秦国,与秦王联姻。对于这件事,秦国内部的看法也很统一,可以接受。 秦楚联姻,已经是一种传统了。 艺有些不开心,她觉得双方都不曾见面,也不知道对方的子如何,就要让两人成家,这是不太妥当的,可是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政治...赵括并没有开口反对,因为赵括知道这件事会带来多大的好处。而来自楚国的这位王后,自然也是擦干了眼泪,来到了秦国,她先是要拜访艺,然后再与政举办婚礼。 只是,这位王后的雅言说的不是很好,秦语更是一句不通,她跟艺的出现了些问题。艺笑呵呵的看着这位儿媳,赵括都默认了秦楚联姻之后,艺自然也没有必要继续反对,这位儿媳长得非常清秀美丽,从模样上来看,与艺一样,也是个容易害羞的女孩,她看起来非常的胆怯。 她起初也不明白,为什么来到秦国,自己就要来这里拜见一位大臣的,随行的人告诉自己,这里是武成侯的家,他们曾抚养秦王长大,故而秦王将他们夫当作自己的父母那样看待。王后这才明白,艺还是很喜她的,或许是她那害怕的模样,让艺想起了自己刚刚出嫁的时候。 艺笑着留下她来吃饭,用手比划着跟她谈。 这让王后有了要学好雅言的决心,王后昔在楚国的时候,学习雅言时很不用心,这就导致出现了如今的局面,秦王的婚礼,算是洗刷了一些这些时里的不平静,秦王的婚礼算不上太奢华,可也算是一次盛事了。群臣纷纷来参加大王的婚礼,秦王成家算是晚了一些,不过也正是时候。 亲政娶亲,算是双喜临门。 不知为什么,赵括心里忽然就有种释怀,自己的孩子终于也长大了,成家立业,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艺非常的动,忍不住的落泪,赵括也终于像个老父亲,乐呵呵的与群臣庆祝,暂且的住了脑海里那些所有不愉快的回忆。赵括也见过了那位王后,王后看起来倒不像是无礼之人,只可惜,她看起来有些沉默少言。 这样的格,跟嬴政是否合得来,赵括并不知道。 但是赵括还是希望他们能和睦的相处,能够白头偕老,对于一个人来说,选对一个陪伴终身的伴侣,这很重要,如今他们的婚姻实在是夹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但是赵括真心祝愿他们能够幸福。 嬴政看起来,并没有成家的那种动,他只是平静的微笑着,直到这婚礼结束。赵括还是将嬴政拉到了身边,赵括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希望你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家人...你以后无论想要做什么事情,你的家人都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不要惹她伤心,不要对她发火...” 赵括那一天,喝了不少的酒,他也记不清自己给嬴政都说了些什么,只是,嬴政却将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不曾忘却。 秦楚的再次联姻,对各国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黄歇好费心思的打造出各国联盟对抗秦国的战略,就这样被破坏掉了。而吕不韦需要稳固秦国的外,他又亲自派遣使者赶往齐国,请求齐王能前来与秦国赴宴。邀请其他国君前来,这是不太好办的事情,尤其是对有不良前科的秦国而言,这种邀请也就更加困难了。 可如果有一个贪财的国相,那这就不是问题了。 在吕不韦送出了足够的财物之后,后胜坐在齐王面前,开始劝说齐王赶往秦国赴宴,在后胜的嘴里,这次的赴宴是改善双方关系的重要举措,可以让秦国成为齐国永远的盟友,甚至是可以给齐国带来几十年的和平,齐王听的晕乎乎的,虽然有不少大臣反对,认为秦国很可能会挟持大王,可是后胜拿自己的命担保,并且指责那些大臣是收了赵国和魏国的贿赂。 最终,齐王还是决定要听自己心腹的劝谏,就像母亲曾说过的那样,君王要听取谏言,不能走贤才。 齐王决定赶往秦国赴宴。 齐,楚两国都放下了对秦国的戒备,决定在随后的战事里束手旁观,看着秦国更好的完成并三晋的战略,而魏,赵两国,此刻就面临了巨大的力,尤其是魏国,魏国在这些年里的连续战败之后,领地少的可怜,找不出一个可以统帅士卒的将军,养不活自己的军队,他们已经被秦国掐住了脖子。 而赵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联军不能再给赵国运输粮草了,秦国如今的进攻,赵国虽然能击退,可是每一次的战争,都让赵国遭受粮食的危机,百姓们因为饥饿逃离,赵国可以动员的士卒越来越少,耕地越来越少,陷入了一个恶行的循环,赵王也看出了这一点。 他想要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包括更新农业技术,推广牲畜,减少百姓的负担,减少贵族的土地,赵王施行了一系列的办法,来让赵国走出粮食危机,为了应对国内贵族的不,李牧带着士卒虎视眈眈,赵王依靠着这把锋利的宝剑,总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办法,又免去了国内一部分百姓的兵役,允许他们安心的耕作。 而在燕国,刚刚回家的太子丹,则是向父亲劝谏,提议他在国内进行变法,使用秦国的制度,鼓励农桑,对国内的百姓一视同仁,可惜,太子丹有些心急,他的这些提议,在他父亲看来,是对他施政的不。燕王大怒,将太子丹赶出了王,并且下令,没有自己的召见,不许太子再进入王。 愤怒的太子丹,面对这样的情况,毫无对策,他只能在各地结有名的贤才,以及勇敢的武士。 ........ “老师,我听闻,秦王新婚,并且邀请齐王赴宴,国人说齐王要死了,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老人抚摸着银白的胡须,慨道:“当初的那个孩子,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秦人邀请齐王,国内的人说秦人想要杀死齐王,我觉得这是不会发生的...秦国巴不得齐王能多活几年...巴不得后胜能长命百岁,他们怎么会谋害齐王呢?”,老人摇着头,方才说道:“只可惜,恶劣的子要导致一个古老诸侯国的覆灭了...” 老人直了板,这才说道:“我知道的道理是:人的本是恶的,善良的行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人的本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顺着这种本,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 “所以,弯曲的木头一定要通过工具的熏蒸、矫正,然后才能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定要通过打磨才会锋利。人“恶”的本,一定要依靠老师、法度的教化,然后才能纠正...” 老人说着,而坐在他面前的数十位弟子,却是认真的听着,忽然有弟子起身,反驳道:“我听闻,孟子说,人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人本是善的。” 老人恼怒的说道:“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不曾懂得人,不了解本和后天人为的区别。本,是天生的,是学习不来的,也不是后天人为的。礼义,是圣人制定的,通过学习人们就能得到,经过努力就能做到。不可能通过学...” “我听闻,孟子说,人的本是善良的,他们作恶只是由于丧失了本的缘故。” “这样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人的本生下来就离了它固有的自然素质,那就一定要丧失本。所谓本善良,是指不离开他的素质而觉得他很美,不离开他的资质而觉得他很好...” 荀子花白的胡须颤,他指着面前的弟子,全力的“诋毁”着上一位儒家圣贤的主张,有些时候,弟子们觉得,若是两人在一个时代,一定会有很意思,两个辩论大家,坐在一起吵起架,哦,不对,是辩起论来,那显然是很有趣的。有弟子再次起身,问道:“人恶,那么礼义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凡是礼义,产生于圣人的后天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所以,陶器工人用沾土制成陶器,那么陶器产生于人的作为,而不是陶器工人的本。木匠加工木材制成木器,那么木器产生于木匠人为的努力,而不是木匠的本..” 荀子连续的回答了数个学生的问题,便开始气吁吁,他也老了,没有从前那样能够说的众人哑口无言的体力了,看到荀子气,弟子们也就不敢再询问,荀子坐在简陋的木榻上,打量着面前的弟子们,在人群之中,他将名叫到了自己的身边,他看着名,认真的说道:“我是代替公孙龙来收你为弟子。” “名家虽然是个没有什么用的学派,可是我还是很希望你能将其发扬光大...不要就此中断。” 听到荀子的话,名皱着眉头,起身说道:“名家的逻辑学,是一切学说的基...我们给万事万物确定概念..您怎么可以说名家是没有用处的学说呢?” 荀子听闻,顿时咧嘴一笑,他点了点头,说道:“好。” 老人缓缓闭上了双眼。 狂风掠过,吹起他花白的头发。 天空之中雷鸣四起,很快就滴落起了小雨。 仿佛天地都在为圣贤的离开而落泪。 当弟子们发现老师不再回答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他们浑身颤抖着,跪坐在老师的面前痛哭了起来。 在齐国郊外的一处院落里,一位圣贤坐在简陋的木榻上,平静的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那辉煌而彩的生命。 可是他又或许从来就不曾离开。 你听,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者,輮使之然也....”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