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是正营的话,就算是转业回来,也跟陈书记是平级了吧? 哎呦,那就 不错了,肯定能有好工作。 这要是搁几年以前,还在大房子的时候,咱敢想么? 谁能想到,咱闺女能治好了病,还找了立伟这么个好姑爷啊。” 许成厚心里也是空落落的不舒服,说这些是安 周桂兰,又何尝不是安 自己? 老两口站在外头看着,一直到车队走远,连影子也看不见了,这才转身回屋。 韩家来接亲的时候,走的许家房后这条东西向的路。 接了新人往回走,则是往南,到下面东岗村村部的时候往东拐,到东参村村部时再往北,就等于是车队绕着东岗转悠了一圈。 这倒不是故意显摆,主要是 亲有讲究,不走回头路,但凡是村镇里,能绕的都要绕一圈。 这么一大溜汽车,多数前面都系着大红花,一看就是结婚用的。 这跑在路上,不管谁见了,都惊讶的瞪大眼睛。 “哎呦我天,这是谁家结婚?全都是汽车?” “快看后面,哎呀,这得是陪嫁了多少东西?老天爷嘞,那上面的纸壳箱子里装的是啥?” 不少人出门正好遇见,都驻足观看。 不知道是谁,结婚竟然这么大排场?也不知道是那家的姑娘,出嫁竟然带着这么多的嫁妆。 “这还不知道?烈士墓前面那个老许家呗,他家闺女今天出门子,嫁的是参场的人。” 有那知道底细的,就给旁边人解说。 “哦,老许家啊,你一说他家,那谁不知道?他们家现在可厉害了,有钱。 老许家三儿子有本事,自己去参场上班了不算,把俩小姨子都 参场当了工人,还在参场找了对象。 没想到老许家姑娘也嫁到参场了?哎呀,这可真行啊。 要不说啊,这有出息的孩子不用多,一个,就能把整个儿家带起来。 你看老许家不就这样么?他们家可全都跟三儿子沾光儿了。” 沿路见到车队的,少不得都议论一番,至于车上的人,却 本不在乎。 别人 说啥说啥去,他们过好自己的 子就行了。 汽车可比马车、自行车快多了,绕大半圈之后向东,直奔参场最东头的韩家。 韩家这边也是非常热闹。 韩文忠是参场老人了,韩家父子都在参场上班,又为人特别仗义。 场子这些工人,大半都跟韩家有往来,这时候当然得过来帮忙、随礼。 韩家在参场的紧东头,算是最外围了,这边地方宽敞。 前年冬天韩立伟跟许世琴订了婚领了证,去年夏天韩家就在东边又接了三间房子。 那时候就寻思着,韩立伟在组织上也好几年了,闹不好这一结婚就得转业回地方上,那肯定是回参场。 家里六间房子,韩立伟回来的话没地方结婚,所以就另外接三间,留着给韩立伟结婚用。 去年秋冬,房子就收拾好了,家具该做的也都做了,就等着今年开 结婚。 谁成想啊,韩立伟忽然被调到了西南边境,这婚就没结成。 如今总算是囫囵个儿回来,赶紧办了婚事,家里人也就放心了。 后接的房子,也就不论那些老理儿了,正好新房子住新人。 这边房子收拾的可板正了,里头白灰墙、水泥地面、水泥窗台,双层的玻璃窗,干净又透亮。 屋里各类家具也很齐全,啥都不缺。 窗户上和门上,东屋炕头的墙上,都贴着大幅的喜字,那喜字周围还剪了龙凤呈祥的图案。 就连棚顶,也贴着大红的喜字团花,整个儿屋子这么一装饰,更 几分喜庆。 车队在韩家大门外停下,还没等新娘下车呢,大门口的鞭炮先点燃了。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天飞舞着红 的纸屑,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气味儿,为今天的婚礼增 几分喜庆和热闹。 院里院外都是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所有人都看向第一辆车。 “新娘子出来了,新娘子出来了,快看,真好看啊。” 第四百零一章 县里来人 一身红 呢子裙,头上和 前都戴着红花,眉目 致、端庄秀丽的新娘子。 被身穿草绿 制服,身形 拔、俊朗端方、一身正气的新郎,小心翼翼地扶下车。 韩家这边,李月秀在众人拥簇下来到了大门外, 面笑容的从儿媳妇手里,接过了用红 包袱包着的搪瓷盆。 这盆有讲究,叫聚宝盆。 这两年不是以前了,好多老规矩又开始抬头,婚礼开始各种讲究。 李月秀把盆接过去,许世琴从盆里拿出一朵红花,直接戴在婆婆鬓边,笑盈盈的喊了声妈。 “哎。”李月秀高兴的不知怎么好了,忙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来, 到了儿媳妇手里。 然后韩立伟护着许世琴,被众人拥簇着往院子里走。 韩家院子里站 了人,不少年轻小伙子,手里头都拿着五谷杂粮,不停的往新人身上撒。 这一项,演变到后来,就成了往新人身上砸。 若只是苞米豆子这些,砸上还不至于太疼。 关键是有些人太坏,把里头掺上石头,就这么往新人身上砸,那谁受得了啊? 好在眼下,还没有那么过分的,所以韩立伟和许世琴顺利从大门走进了屋门。 所有车都在韩家大门前一字排开,接亲的、送亲的全都下了车。 后头车上,年轻小伙子往下抬陪嫁的大件儿,前面的大姑娘小媳妇,则是抱着被褥行李等东西,说说笑笑的往屋里走。 前头一对新人进了屋,许世琴踩着炕前摆着的用红纸包着的砖,上了炕。 坐在底下垫着花生、栗子、枣等坚果的被褥上。 那被下面,还放着一把用红纸包起来的斧子,这就叫坐福。 新人坐福的时间越长,福气就越厚。 韩立新家的小儿子,被抱了上来, 炕打滚儿,这叫滚炕。 孩子一边儿滚,那边还有人嘴里直念叨,反正都是些吉祥话儿。 等着孩子滚完炕,也得给个红包意思一下。 新人上炕坐福,苏安花几个大姑娘则是赶紧把嫁妆都整理了,窗帘、门帘、各种挡帘全都得挂上,让人看看许世琴的手艺。 这一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 往后,越来越多的姑娘都不学针线了,也没人绣什么挡帘、门帘。 那窗帘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去布艺店里,啥样儿的都有, 本不用自己绣。 苏安瑛等几个嫂子,则是将陪嫁的被褥、 毯等,都放到炕梢的炕琴里。 当地人也有叫被格的,反正都是一个东西。 韩家给预备的这被格是两层的,一人多高,上头放被褥。 底下开四个门儿,可以放衣服,再下面还有俩 屉,可以放点儿针头线脑儿。 被格的正面用的水曲柳,在做好的家具外面,先刷一层淡红 的颜料,然后再上两层清油,而不是直接刷油漆。 这样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颜 又微微泛红,看起来跟南方的红木家具有那么点儿像,算是这几年最时兴的一种家具制作方式了。 不管是被格、柜子、写字台、箱子,多数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处理。 等着再过两年,这样的家具就淘汰了。 人们开始喜 纯白或者米白 的家具,柜门上还会用烙铁一类的东西烙上各种花纹。 然后再过几年,就是那种贴装饰板的组合家具了,而且多数都是上海牌的。 其他人,则是把陪嫁的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大件儿,都拆开外面包装,放到合适的位置。 韩家做家具的时候就想到这些了,地上一组柜子上头都是空的,可以放电视和录音机。 西屋墙角有位置,可以放上洗衣机。 许家没陪送冰箱,主要是觉得没啥用。 再说了,还不知道韩立伟接下来在哪里,陪送太多东西麻烦,不如以后再慢慢置办算了。 反正只要有钱,想买啥都不难。 新郎新娘坐在炕上,参场那群小伙子少不得要出点儿坏主意,逗一下新人。 许世琴脸皮薄,被这些人逗的 脸通红。 都说是新婚三 无大小,谁都可以来闹,不能翻脸。 好在这时候人还都不错,只是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不过是逗大家伙儿乐一乐罢了。 屋子里正 声笑语、喜庆热闹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外头一阵敲锣打鼓的动静。 那声音 大,很明显就在韩家门口。 屋里屋外的人都愣了,不明白这是咋回事,当即有腿快的小伙子跑出去查看,随即又跑了回来。 “外头,外头来了好几辆车,不光有吉普,还有那种两头趴趴着的。 后头还跟了一辆大汽车,车上有人在敲锣打鼓,也不知道干啥。” 参场书记林启越、副场长历秉卓都在韩家呢。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