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有半盆, 草拿着油坛往锅里哗哗的倒油,看的嫂子直 气,这么多油, 草娘更是看不下去了,“你个败家子,哪儿有你这么用油的?” “娘,您放心,这浪费不了,炸完鱼的油还能炒菜呢。” 草无视两人心疼的眼神,继续倒油。 一会儿,厨房里便飘出了香味,油炸小鱼出锅,酥脆 口,鱼刺都能直接嚼碎的, 草娘跟柱子媳妇吃了一个,接人两人再吃了几个,炸起来的第一锅被两人吃差不多了,才没好意思继续,也不心疼油了,帮着 草打下手。 半盆小鱼,炸了足足有一堆筲箕, 草再将十多条大点的鱼红烧了,差不多也有大半盆,准备再做个红烧 ,被 草娘阻止了,“再吵个素菜就够了。” “不是说都不咋稀罕这鱼么?要是有人不吃怎么办?” 草担心有人不 吃的,就一个素菜,还要干体力活吃不 就不好了。 “肯定 吃,这么多鱼,再煮 就浪费了。”嫂子开口,便拿来大簸箕里的蔬菜,加了炸鱼的油进锅里,开始炒青菜。 晌午的时候,吕子祺回来拿饭,炸小鱼加红烧鱼,再加一个青菜,小米粥,馍馍,有了牛车,便直接装上牛车,赶着牛车过去。 村里的工人不供饭,都回家吃饭了,只有雪村的供一顿午饭。 大家看到红烧鱼,觉得做的 新鲜,闻着还特别香,尝了尝,味道不错,还下饭,然后看到那炸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吃进嘴里嚼了嚼,酥脆 口,居然也是鱼,却是两种不同的味道,工人们一个个吃的有滋有味,都吃了个撑肠拄腹。有的还不忘打听,这是怎么做的,回家让自家媳妇儿也做了试试。 吕子祺只好无奈的开口,“我也是第一次吃,不知道怎么做,估计是我家媳妇最近才捣鼓出来的。” 好吃好喝,干活儿也就更卖力, 草听哥说了,便开始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虽然材料都还是原来简单的材料,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而且是一个资深吃货的现代人, 草懂得各种菜谱的做法,虽不如现代的专业大厨,但比起这个落后的古代,那就绰绰有余了。 小王村的工人听雪村的人吹嘘 草的菜如何如何好吃,便不再回家吃饭,让家里送饭到工地上吃,顺便尝尝 草的菜到底咋样,结果,只要吃过一次的工人,基本都不回家吃饭了,每天都让家里送饭过来。 工人们每天吃着各种美味的饭菜,看吕子祺的目光都羡慕的不行,吕子祺真是捡到宝了,刚开始还以为是个傻子,结果居然娶了个如此会做饭的好媳妇儿,真是有口福啊。 吕子祺心里却很是不 ,这些菜他跟这些工人一样,都是第一次吃到,嫁给自己这么久,也没见她做给自己吃过,生着 草的闷气,对 草也就 理不理的。 草天天忙碌着做饭,不忙的时候, 脑子都装的是还有什么新吃食, 本就被没把吕子祺的变化看在眼里,看到 草的态度,吕子祺更是恼火,晚上睡觉不搂着 草睡了,直接挨着 边,给 草留了一个后背。 这样了好几天, 草这才发现吕子祺的异常,看到吕子祺也不跟自己说话,还给自己留一个背影,从嫁给他之后,吕子祺差不多就是把 草捧手心里的,这让 草有些慌,“书呆子,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哼。”终于发现了么?吕子祺傲娇的哼了一声。 听吕子祺出声, 草便搂住吕子祺的背,“我不知道我哪儿做错了,你告诉我我改就是了,你别不理我。” 草慌 的声音有些鼻音,似要哭了。 自从 草上回大哭了一次,吕子祺便害怕 草哭,听见 草快哭了,最终还是不忍心的转身,将 草搂进怀里,拍了拍她的背,道,“我只是生气,你天天忙碌,做这么多好吃的,不是为我做的。” 书呆子这是吃醋了?“噗嗤!哈哈哈……” 草忍不住笑出声,“书呆子你这醋都吃。” 书呆子低头,直接吻住 草的嘴,吻的 草上气不接下气,笑不出来了。 敢取笑他?吕子祺得意一笑,搂着 草的手紧了紧,“睡觉!”便闭上了眼睛。 草娘跟柱子媳妇也很是震惊, 草是她看着长大,以前也做过饭,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如今却会做这么多菜。 草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 草,问 草哪儿学的, 草便喊着自己 头疼,还说是自己瞎琢磨菜想的头疼的。 这肯定是自己女儿没错, 草娘最后只能自我总结,她女儿不但不傻,而且相当聪明。 柱子媳妇早就认为 草的脑瓜子灵活,如今做了这么多好吃的菜,就打 草的主意,天天 着 草说去摆摊卖吃食。 草可不干,最累就是开馆子了,问题是还要自己当厨子?打死都不干,她还想天天睡懒觉呢。 柱子媳妇拿她没办法, 觉得这小姑子再聪明还是本 难移啊,这个懒是怎么都改不掉的。便想着,让 草教了自己,自己跟柱子去摆摊,结果还是被 草给拒绝了,理由是嫂子得给老刘家续香火,要好好养身体,不能累着, 草娘听了 草的话,天大地大,孙子最大,也加入反对的行列,柱子媳妇没办法,只好放弃了。 不过 草却想到了那个只会吃不会做的老乡,他也不缺钱,可以将这些菜的作法卖给“十里长亭”呀,最好敲诈一笔。 趁着不忙的一天,让娘在家里做饭, 草便拉着嫂子出了门,两人都不会赶牛车,便步行往镇上去了, 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身体明显比之前才嫁给吕子祺的时候结实了许多,步行去镇上也没觉得多累了。 待到了“十里长亭”,只有张掌柜在,少东家走之前就特别 代过张掌柜,看到 草,便热情的接待, 草直接开门见山,让张掌柜带他去厨房,说自己有几道菜做给张掌柜尝尝。 草将厨房的厨子都赶了出去,只留下嫂子给自己打帮手,就着厨房现成的材料,做了一个红烧鱼,再做了一道水煮 片,一个麻婆豆腐,张掌柜依次品尝之后才开口,“这个豆腐我们店有,另两个菜怎么做的?” 草介绍,“这个叫年年有鱼,这个叫 江红,做法嘛,张掌柜的有兴趣咱们就做个 易。” “这名字倒是取的有意思,姑娘想怎么做 易?” “一个菜,一百两,给您这菜的做法,再给您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怎样?” “这个?”虽然这两个菜都是新鲜的做法,味道也还不错,可一百两还是太贵,但想着少东家走的时候说过,多照看着点这姑娘,若是这姑娘有什么事情,也要及时通知他,便点了点头,“行,姑娘将菜谱写下来,我去拿银子。” 草叫住了要进屋取银子的张掌柜, “掌柜的不急,我这儿不止这两个菜,再说我也不会写字,这样,我回去整理一份菜谱,一百两一个菜,您呢,也给您少东家通报一声,看是否答应,等我写好菜谱过来,您再给我答复。” 草有把握万风是会答应的,他不缺这几个钱,但是这些个菜谱,虽然有些贵,但是却是这里没有的,也并非不值。 张掌柜听说有一份菜谱,吃惊了看了 草一眼,便开口,“也行,那我先给姑娘二百银子订金,下次姑娘再带菜谱过来,若是少东家不同意买菜谱,姑娘便将刚那两个菜的做法告知,这二百两银子还是姑娘的,若是少东家同意,咱再算银子。”说完便进屋拿了二百两银子。 草不客气的接了银子,起身跟张掌柜的告辞,已经是晌午,掌柜的便留 草吃饭,不知道为什么, 草想着是占万风的便宜,便觉得不占白不占,答应留下吃饭。 掌柜的让厨房再做了几个菜,还上了卤肥肠,卤鸭,两人吃过饭才出了酒楼。 ☆、第三十九章 竣工 一直到出了门,嫂子都还有些愣愣的回不过神,一个做菜的法子一百两?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草见自家嫂子呆呆的,在嫂子眼前挥了挥手,“回神了。” 嫂子拍开 草的手,怀疑的看着 草,“这做菜的法子这么值钱?” 草得意耸耸肩,“那是,也不看看是谁想的菜谱。” 嫂子有些无语,这小姑子真是啥时候都不忘夸自己。 草带着嫂子,先去了方叔家,说是自己最近总睡不好,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想找大夫看看,问方叔镇上最有名的大夫在哪儿,方叔形容了好半天, 草才明白大概方位,跟方叔告辞,准备寻过去。 方叔告诉 草,自己一会儿要去雪村,让 草去看完大夫直接过来,坐牛车一起回去, 草答应了一声,便带着嫂子去找大夫了。 路上,嫂子好奇的看着 草,“这么忙你白天都得 空打盹儿,啥时候睡不好了?” 草尴尬的摸摸了自己头发,“我是想带你去瞧瞧。”说着指了指嫂子的肚子。 “我的月事才来几天呢。”嫂子以为 草是带她来看自己是否有孕的,便开口解释。 “我是担心之前的小产对你身子有影响,去看看吧,不管有没有问题,看看也不会多出啥 病的。” “这不是费钱么?” “刚讹来的银子,要及时花才好,再说你不想早点有孩子?娘天天念叨,我都受不了了。” 听 草这么说,嫂子便不再拒绝,跟着 草继续去找大夫。 最后 草还是一路问过去,才找到这个镇上比较有名的吴大夫。 这个吴大夫,已经六十多岁了,头花胡子都已经花白,多年一直在这镇上行医,看过很多病人,这么多年经验累积下来,还真是有点本事的。 草告诉大夫,嫂子曾经小产,之后一直没怀上,看看身体是不是有什么 病,大夫给嫂子把了脉,之后便摇头晃脑的说,“胞 虚冷,气血失调,也非大病,调理即可,老夫开方一副,连续服之,两月即愈。” 草听着别扭,还是大概听懂了意思,便道,“麻烦老先生了。” 大夫写好方子,付了一两银子的诊费,柱子媳妇看着这么多银子,都觉得 疼,“就一个破方子,一两银子,这也太贵了,咱还是还给他。” 草完全抓住了治嫂子的办法,一本正经的看着嫂子,开口,“在刘家香火面前,银子算啥。” 柱子媳妇沉默了,乖乖的跟着 草去抓药,抓两个月的药,差不多花了七两银子,嫂子 疼的看着 草递出去的银子,却没有再开口阻拦。 两人一人手里提了几大包药,回到方叔家,方叔担心的看着 草,“抓这么多药,是得了啥病?” “也没啥大病,大夫说我身子虚,要补补,这便抓了几个月的补药。” 草说谎不打草稿,不在意的随口瞎编了一套。 柱子媳妇在旁边笑嘻嘻在的帮腔,“就是,补药。”却很是无语的在心里翻白眼。 听说都是补药,方叔这才放下心,赶了牛车,带上 草两人出了门。 草有一段时间没去看葡萄干了,正好跟方叔一起去雪村看看。 到了雪村方叔的老宅,方老爹刚好在,院子里的葡萄都已经收进屋了,放在各个房间,包括厅堂里都放 了架子,为了通风,各个房间的窗户纸都拆掉了,门都敞开着。 草过去,摘了两颗尝尝,差不多了,再风干半个月,就差不多完全可以下架了。 看完两人就准备回小王村了,本就是瞒着吕子祺跑出来的,这大半天了还没回去,估计家里要担心了。 方叔说赶牛车送他们回去,被 草拒绝了,雪村离小王村也不远,走回去就是了。 草想着还是自家买一辆牛车吧,这样也方便一些,便请方叔帮忙留意,镇上是否有人卖牛车,她想买。 回到家里,吕子祺正在套牛车,准备去镇上找他们的,看两人安全回来,这才放了心。 看着 草跟嫂子手里大包小包的药,便好奇问 草, 草如实告诉吕子祺,柱子媳妇有些不好意思,拿着药进了厨房。 草娘听说药是为了给儿媳妇儿调理身体的,赶紧的找药罐子去了。 吕子祺看到 草大包小包的药,便想起,这已经月底了, 草的身子也快来月事了,调理的药得 时间去抓来,看到套好的牛车,最终一个人出了门,粮食快吃完了,把药买回来,顺便去买了粮食。 于是家里便多了两个喝中药的,每天家里都飘着一股子药味儿。 因为每天上工的人多,工人也卖力,房子建的很快, 腊月初,就基本上竣工了,现在只留下了方勇和雪村的四五个建房工人,在粉墙,房子完全按照 草要求盖起来的,墙上已经刷过一层,再刷一层,等干了就可以住进去了,厨房都是盖的瓦,在村子里也算是气派的了。 天气说冷便冷, 草本就体寒,特别怕冷,里面穿上了小夹袄。 房子已经竣工,等着墙干,才能搬进去,如今一家人就天天忙着囤过冬的柴火。 盖房子所有的花费加起来,已经花掉二百多两银子,家里的一百多两银子的存款花光了,在十里长亭卖菜谱的二百两,也花掉了一百两,如今还剩下差不多一百两,卤 方子的八千两, 草是不打算动的,那个要拿来做红酒庄园的启动资金。 等到腊月初六, 草便吵着要去赶集,牛车吕子祺早就还给方老爹了,便准备去村口赶牛车,娘跟 草也要去,便留下了柱子在家里看家。 去到镇上,已经是腊月,快过年了,赶集的人特别的多, 草等人先去了方叔家,方叔热情的招呼几人,“我正准备明天给你们送牛车过去,一早有人卖牛车,我看着价格也还便宜,便买了下来。” 说着便带着众人去了后院,牛有些瘦,车棚也有些破旧。 “这牛是好牛,年岁不大,就是瘦了些,回去养结实点就是了,这车棚你们可以换掉,一共就三两银子,估计是卖家急缺银子,不然这个价格还真很难买到。” “三两,确实 便宜的,谢谢方叔了。”知道 草对银子没啥概念,吕子祺开了口。 “跟我还客气什么。”方叔看几人 意,松了一口气。 给了方叔银子,本想赶着牛车去买东西的,却发现街上人太多, 本没办法赶车,只能几个人空手出去了。 出了门嫂子拉着娘,说是分头逛,一会儿在方叔家集合,便消失在街上了。 草娘奇怪的看着儿媳妇儿,“大家不一起逛你拉着我跑这边来干啥?” 柱子媳妇儿有些尴尬的开口,“他俩上街太腻歪了,人人都盯着瞧,我是不习惯。” 草娘便不在开口,想着过年有哪些需要准备的。 草想做几样家具,便拉着吕子祺先去了家具铺。订了一套桌椅板凳,一个梳妆台,一个碗柜,几个新的木盆,衣柜没有自己 意的。 掌柜的看 草订了这么多家具,便笑着招呼,“姑娘您要什么样的衣柜,我可以帮您订做。” 草想了下,让掌柜的拿了纸笔, 草递给吕子祺,她自己是用不来 笔的,只能让吕子祺代笔。 草让掌柜的带两人到院子里,掌柜的跟小二招呼一声,便带人进去了, 草找了一 树枝,边讲边在院子里空地上比划,掌柜的仔细听着,倒不复杂,就是衣柜不小,门也不少。 草讲完,吕子祺便在院子里找个地方,铺上纸笔画了下来, 给掌柜的。 这里没有衣架, 草便想着,再订做一点衣架,给掌柜的讲了衣架的样子,掌柜的问,“这个东西做什么?” “挂衣服。” 草随口道。 掌柜的震惊的看着 草,这里挂衣服都是做一个跟人身差不多大的木头架子,从未有人想到过,做这样一个简易的架子,便可以挂衣服了,这姑娘好聪明。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