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一、彼岸花开 老人家们一路上热热闹闹地 诵诗词歌赋,气氛很是活跃,山丹也被他们的乐观、可 所 染,慢慢地不再沉入在自己的忧伤中。 大巴到达目的地,一行人下车。 前面是“三里洋渡”,一条清澈见底的河 曲曲弯弯而来,两岸是碧绿、郁郁葱葱的竹林,河畔早已停好几膄小竹船,不远处是“小桥, 水,人家”。 山丹想起陆游一首应景的诗: 《 怀》 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 竹林藏谺谽,岭路蟠青冥。 骞腾立奇石,崭绝瞻危亭。 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 我行半九州,蹋尽芒鞋青; 岂知雪 鬓,于兹敝云扃。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 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 向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竹船是当地居民多少代传下来赖以为生的工具,有游人时,小船可以做旅游工具,平时还可以用来打鱼。 大山里的竹子要多少有多少,砍伐几只竹子,削劈、打磨、装钉之后就可以做出一只朴拙而结实耐用的小船来。 几个淳朴的村民拿着船桨站在船头,尽力稳固着在水中摇摇晃晃的小船,他们的脸上是无 、憨厚的笑容,一年四季炙热的南方 光让这些瘦小、 干的南方人呈现出非洲土著返祖的相貌: 高大宽广的额头、鼻梁扁平而硕大有些朝天的鼻孔、厚实上翻的嘴 ,配上黝黑的皮肤,黑白分明、眼白占大部分的大眼睛和洁白的牙齿,瘦小而肌 、肌腱分明的身体,只穿着一只松松垮垮、花花绿绿的大短 和一件遮不了多少身体几条布带拉挂的汗衫,让人悠忽间 觉到原始土著的影子。 他们不说话,只是贴心地把握着小船,手上的船镐 入岸边,倾斜着身体、全身肌 紧绷,看得出使了很大的力气来平衡自身和小船。 大家相互扶持稳稳地上船,坐在照样是竹子做成排列在小船两边的椅子上。 船工的船稿用力一点岸边,小船轻巧地划入水中。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丝丝凉意。 已是农历九月的光景,但永城的夏天还远远没有结束,它像一个顽皮的孩童迟迟不肯回家,在永城的天空中肆意挥洒着自己的热情。 河面上微波粼粼,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在空中表演一个优雅的转身、再“噗通”跳入水中,摇头摆尾、自在地游向远方。 在如此美若仙境的青山绿水中,很容易让人忘却世间的烦恼。 山丹亦沉浸在这怡然自得的美景中,她的思绪跑得很远,她记起小时候在夏季的草原上唱歌牧羊、在门前的小溪里摸鱼嬉闹的场景。 永城属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舞自然是一绝。 在山丹陷入自我的遐想中时,两只小船上的老人家开始对歌了。 “嗨——唱山歌喂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 江水嘞 不畏险滩弯又多咯弯又多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呐 只有山歌敬亲人呀敬亲人 哎什么水面打跟斗嘞 什么水面起高楼嘞 什么水面撑 伞嘞什么水面共白头嘞 嘿什么水面撑 伞嘞 什么水面共白头嘞 什么有咀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嘞——” 这边原来粤剧团的梁阿姨歌声刚落,对面小船的“阿牛哥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对上了。 “嗨——唱山歌喂 哎鸭子水面打跟斗嘞 大船水面起高楼嘞 荷叶水面撑 伞嘞鸳鸯水面共白头嘞 嘿荷叶水面撑 伞嘞 鸳鸯水面共白头嘞 哎菩萨有嘴不说话嘞 铜锣无嘴闹喳喳嘞 财主有脚不走路嘞铜钱无脚走千家嘞 嘿财主有脚不走路嘞 铜钱无脚走千家嘞” 气氛热烈而滑稽,老人家们使出浑身解数,要一分高下。 梁阿姨和着众姐妹歌声又起: “好歌才—— 只有三姐唱得来, 心想与哥对几句, 不知金口开不开。 心想唱歌就唱歌, 心想打鱼就下河, 你拿竹篙我撒网, 随你撑到哪条河。 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 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嘞?” 对面的“阿牛哥”毫不示弱: “嗨——唱山歌喂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 江水嘞 不畏险滩弯又多咯弯又多 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 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嘞!” 开始是一两个人相和、逗歌,到后来成了两船人对歌。 平静的河水在歌声中 快地 淌,岸边林子里的鸟儿们都飞上枝头,“嘀溜唒咻”地唱起歌来。 在这样清风凉 、风景如画的秋 里,山丹暂时忘记了自己的不幸,她安静地享受着这难得一刻的祥和和宁静。 人生要是总是这样的美好该多好?可惜,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的山丹遭遇了人生坎坷后,她还能 受美好,实属难能可贵。 歌声中,船只缓缓前行,两岸的景 也渐渐改变了容颜,从郁郁葱葱的竹林慢慢出现了果实磊磊的果园,有黄灿灿的柚子挂 枝头;有硕大的 菠萝 人的偎在 壮的树干上;还有一大片开阔地里的香蕉园,一串串碧绿略微泛黄的香蕉业已成 ;刚刚过季的龙眼、荔枝树还在不远处的微风和歌声中观望着过来的船只。 再往前行,岸边有一块见方十米的大红岩石,一面略微平整的面上雕刻了一个纂体的“渡”字,用朱红的颜料填 ,那么醒目而宏伟。 映入眼帘的“渡”让一直不太清晰的神经“ 灵灵”打了个冷战,山丹从恍惚中似乎进入了顿悟之中——“渡”!此舟专渡有缘人! 此岸入彼岸,“渡”了人的灵魂,而“渡”我之舟、“渡”我之人,此情此景此镜莫不是在“渡”我? 忽然间,山丹似乎明白了此行、此生之真意,她悟了。 泛着来看,原来一切理所当然的认为都不是正确或者错误的,全是世间百态而已——原本空 一切了无痕,哪来烦恼哪来快乐哪来情哪来意?唯有的只是自己的心情,不过亦是匆匆而过。 看多了人间百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了悟、多一些释手释心、或许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不是吗?望着眼前的耄耋老人家,她想起了陆游的《 事》: 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 玄都 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 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 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鷁无风亦退飞。 “老人家们亦乐不思归,我何必依栏独自愁?”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