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是懦弱。 纪彬不在意这样的人在自己手下做事。 反正只是做事而已。 还能堵住外人的嘴,何乐而不为。 纪彬笑着道:“只要那些人不靠近我家田地,就同意你们说的。” 表叔公看着纪彬的表情,总觉得自己落入什么圈套? 而且好像都在按照纪彬想要的在走? 等纪彬送走表叔公,纪堂叔,还有纪一飞他爹。 三个长辈在门口沉思很久。 这才反应过来。 纪彬早就知道外面议论的事,也知道纪老爹想做这份差事,毕竟不仅打破父子不和的谣言,还能拿些钱当家用。 纪滦村里面,他家原本跟纪彬应该是最亲密的,可也是最没挣到钱的。 于情于理,纪老爹都想去田地做事的。 但纪彬不想吗? 他也想的,不管之前发生什么,纪老爹总比隔壁村的黄老农可靠吧? 冲着都姓纪都可靠。 而且外面那么多 言蜚语,他若是想要名声,就要制止那些父子不和的谣言。 纪彬却什么都不说,等着他们开口。 然后趁机提出自己的条件,那就是不准继母跟继弟们 手。 好像一切都在他的算计当中? 表叔公倒 一口凉气,开口道:“对纪彬还是尽心些,人家什么都懂。” 这岂是都懂,简直是人成 了吧。 纪彬却没想那么多,这种事比的就是耐心,谁先开口,谁没资格谈条件。 等外人走了之后, 大 二才被放出来。 纪彬直接坐在院子里喂两个 吃 干了,这 子过得也 舒心。 他不担心表叔公跟纪老爹会谈不成,至于接下来怎么接触? 照常接触啊,反正他是不尴尬的,而且能坦然面对。 但跟纪家的联系,也仅限于纪老爹了,剩下的人,那在他眼里就不是人。 等到引娘回来,纪彬把这件事告诉他,引娘顿了顿,给纪彬道歉:“当时找黄老农做管事的时候我也想过不妥,但当时田里需要人管,所以才这么做了。” 纪彬摆手:“我知道你的意思,而且没找他老人家是对的。” 毕竟当时就找了,那就不是他们家提条件了,而是等着对方狮子大张口。 纪彬几乎一口一个他老人家,毕竟喊爹他是喊不出的,这个称呼也不算冒犯。 引娘松口气,毕竟跟纪家的关系确实复杂,如果换做是她,其他人欺负自己到那种程度。 她爹还不站出来帮她说话,估计她一辈子都不会释怀。 以己度人,纪大哥应该也是难受的吧。 所以村里就算有人说她不孝顺,不知道修补父子之间的 情,她也没因为种田的事去找宣老爹。 就算荆夫子都听到些风言风语,引娘还是没找。 可如今事情又被纪大哥解决了。 纪彬笑她:“怎么一回来就垂头丧气的,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我跟他的关系不会好的,你做得很对,也很得我心。” 纪彬又哄了会,引娘这才开怀。 但脸颊红红的,总觉得纪大哥跟哄娃娃一样。 等两人吃过午饭,柴力也回来了,毕竟骑马回来,还是很快的。 同样也带回来建桥的价格。 作为修桥的 练工柴伯父,他十六岁就学了这门手艺,如今四十八岁,修了大半辈子的桥,等柴力说完那条水源的情况,柴伯父心里就有数了。 不过柴伯父在邑伊县西边那个桥还没完工,估计再有半个月才能来。 那座桥从去年八月初开始赶工,一直到修到今年三月份,终于快完工了。 这已经算快的了,毕竟这是建桥,而且那个桥全长有十八米,宽也有四米,耗时七八个月都是官府加紧赶工来的。 而官府修这个桥,一共花了一千七百两银子。 所以纪彬如果想修连接沙石田跟良田中间的桥,预防着夏天水源上涨,基本上要修个长六米,宽两米的桥。 考虑到官府的桥用了铁链,纪彬不能用,要改用石料,所以价格会低一些。 最后柴伯父给的价格是二百七十六两银子。 就是说,纪彬要准备这么多钱,才能修个小石桥。 这就是古代修路修桥的代价吗。 纪彬忍不住扼腕,他突然不想种棉花了,他想搞基建。 当然了,这是开玩笑的,毕竟古代物资匮乏,又没有重型机械,一切都要靠人工。 这个价格很合理了。 柴伯父提前说价格,就是为了让纪彬心里有数,若是能接受,他们修桥的人半个月后来实地查看。 若是不成,那都不耽误事。 纪彬既然提出来,那就是已经想好了。 毕竟现在去黄沟村看自己的土地,需要绕一大圈,这样难免没有归属 ,还容易让黄沟村的人觉得,这土地还是他们村的。 但有个连接两地的桥梁,这块土地对自己的归属 就强了。 毕竟这边是他的地,那边也是。 慢慢地,黄沟村的人,也就不会惦记这些地,也不会念叨这地原本属于他们。 最重要的是,等棉花种好之后,他可以随时去查看。 若是棉花结果开花了,也方便监管。 不然怎么说桥跟路一样重要呢。 看似短短的桥,却是大开方便之门的东西。 别说了,建就建。 他家的地,想建什么就建什么。 不过之前还在讲,种棉花没花什么成本。 可现在算起来,上次 给焦农人的二百五十两,再有买良田的一千四百两。 即将修桥的二百七十六两。 还有雇人的费用。 好家伙,棉花都没种呢,已经要投入快一千六百两银子了。 都可以修座官府那样的桥了! 但人家官府的桥可以收过桥费,他呢,他不行,他只能等着棉花种子过来。 可那是棉花啊! 花点钱种棉花怎么了! 别说了,一切等着棉花种子跟焦农人一起过来好吧。 此刻的焦农人也想过来,但他还在四处奔波,原本脾气就不算好的他,现在去各家的路上。 除了周家,纪彬之外,还有四家同样要种棉花。 焦农人在这段时间,已经去了两家查看他们准备的土地,查看地理位置。 但总有让他生气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若不是焦农人问了本地人这里雨水下的如何,差点就晃过去了。 那地方夏季雨水极多,这是种棉花的地方吗?自然不是啊! 反正这家已经退钱了,如果在那边种棉花,保证让他们赔得血本无归。 现在焦农人又再去第三家跟第四家,这两家挨得近,还好没那么麻烦,不然他肯定要吐血的。 焦农人可没忘记,等到四月中旬,他要去纪彬家中。 他总觉得纪彬会给他很大的惊喜。 毕竟这些人当中,只有纪彬最懂棉花,最喜 棉花。 至于其他人?包括周小公子,这些人只喜 银子而已!喜 的 本不是棉花本身! 纪彬不一样! 纪彬是真的看出来棉花的价值,而且愿意了解棉花是怎么种的。 这种人才能真正种好棉花啊。 此时的焦农人还在赶往各家指导。 邑伊县的王知县却接到一个突然的消息。 那就是宿勤郡的房知府还有 安城的谭刺史明 就到邑伊县! 这也太快了吧。 今 才三月二十二,明 就到?! 不是说好的四月初的吗。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