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赌对了。 她来纪滦村,就是赌对了。 以后她要好好挣钱,比大哥大嫂挣得还多,让她爹不后悔教女子手艺,也不后悔为了她专门找门路。 引娘似乎知道她的想法,轻轻拍拍她手背,安 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梁二狠狠点头。 是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她完全相信纪彬,也完全相信引娘。 她的表情被引娘看在眼里,心里暗暗为纪大哥高兴。 纪大哥只对自己说过,只有梁二这个作坊好起来,挣钱了,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到邑伊县开分坊。 想必梁二这边的事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兰阿巷子的人知道。 来他们纪滦村,可是会发财的。 纪财神会骗人吗? 引娘想到自己每次提纪财神,纪大哥就会耳尖稍红,但表情还是淡定的,一想到这个,嘴角的笑意就控制不住。 也不知道纪大哥在兴华府过得如何,什么时候能回来。 引娘这个想法一闪而过,随后还是为货单跟商会的事忙碌。 她一定会把这十几车货物快速准备好,然后给纪大哥送过去! 几天后,从 安城而来的十二辆大车缓缓过来。 这车队不管在哪都是极为壮观的。 领头的自然是老 人车夫老温。 老温早就是 安城车队的领头之一,手底下 好的兄弟十好几个。 就这样,也是他用了人脉才凑足这么多大车,这么多车夫,就是为了快些帮纪彬运货。 谁不知道纪彬又要发财了啊! 引娘知道这几 老温回来,提前住在县城燕芷游家中,两人一起等着。 这十二辆大车休息好,车队又增加了三辆大车,这三辆装的就是邑伊县货物了。 相信等时间再长些,邑伊县的货物肯定会逐渐增多。 不止是引娘这么想的,邑伊县商会成员们都这么想的,他们恨不得捶 顿足,若是他们能做得好,做得快,这些货单应该是他们的啊! 以后要抓紧研究更多物件,毕竟他们缺的不止是数量,甚至还有质量跟样式。 估计纪彬都不知道,他让引娘装 十五个大车后,再把货物送到兴华府,还会有这连锁反应? 甚至鼓励了邑伊县商会的商户们研制新品? 果然有钱就有动力啊! 第117章 邑伊县乃至 安城,大部分商户都在震惊纪彬这次货单有多长。 大家稍微合算一下,竟然有十五车东西,这些东西都被引娘安排送往兴华府。 十五车啊,就算是邑伊县那种卖货极多的地方,现在一个月也才五车。 不对,五车已经很多了,隔壁盘临县还是三车四车,那买卖已经算大生意了。 这十五车的买卖,看着就吓人。 也有人自我安 ,肯定是兴华府缺的东西太多,刚开始如此罢了,等到时间久了,你看那边还能不能进这么多货。 而且他挣什么钱啊,运费都那么贵。 如果纪彬要卖高价卖的话,他家杂货店物美价廉的名声岂不是完了。 要是按平价卖,怎么赚钱啊。 在老温老薛他们带着两个地方车队缓缓去向兴华府的时候,又一匹快马赶来,给了老温一封信,让他秘密递给纪彬。 这匹快马继续朝兴华府方向疾驰。 这件事也就被老温跟他儿子知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但老温本能知道,这件事要瞒下来。 不过如果是带信的话,为什么纪彬跟更信任他,而不是信任同乡的老薛啊。 这个想法让老温心里非常舒畅。 看来他老温还是跟纪彬关系最好的车夫! 因为这个想法,老温对另一个车队还多有谦让,这让一群糙汉子们组成的车队竟然异常和谐。 也是不错了。 等车队缓缓驶入兴华府时。 看门的侍卫人都看傻了。 这么多货物,能收多少入城费啊! 他又能吃多少回扣啊! 而且看着赶过来的车夫们,都是他不认识。 难道哪家肥羊又上赶着被宰? 这些侍卫们摩拳擦掌,明显准备抠油水,就听背后传来一个温和磁 的声音。 “劳烦了,这是我家车队。” 纪彬身边的陈乙展开豁免令,上面有谈知府的签名跟印章,证明纪家的车队货物,不管进出城门,那都是不收费的。 甚至人头费都不用出。 这侍卫们傻眼了。 怎么又来一张豁免令? 要知道整个兴华府里,只有骆,金,李,谈,四家手里有这个东西。 就连金家的附庸魏家,他们怎么都求不来啊。 这纪家又是谁? 也是纪彬太低调了,除了兴华府上层之外,也没人知道他做过什么。 就算是杂货店那边,也不晓得杂货店姓纪,谁让他一直就拿杂货店来命名。 侍卫们看着纪彬,就算是有豁免令,那你这么多东西,难道不该给兄弟们赏钱? 以前各家都是如此。 纪彬就当没看到,他愿意给赏钱的时候自然就给了。 如此胁迫要给,反而拉倒吧。 这些人 壑难平,一点点银子,只会撑大他们的胃口。 他有钱吗? 有啊。 给这些人吗。 做梦吧,就算他捐给路边乞丐,也不会给门口这些侍卫。 当初 安城的侍卫们,就算是有出入城费的时候,也不会特外索取报酬,这就是区别。 纪彬拿着豁免令,直接带着十五车东西停到他家铺子后面,这后面自然还是五六间仓库。 估计这里会 得![](//www.zgxxh.org/ig/man.png) 当当,连货架也会没位置。 谁让他买的东西多呢。 纪彬在城门口愣头青的做派,让很多人心里疑惑。 是不是他们太长时间没出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纪彬这种一点也不圆滑的人,到底是怎么在外面赚到钱的。 难道外面真的像别人说的那般,其实是太平盛世,只有兴华府 糟糟的? 这个想法让骆家的家主骆金川叹气:“但凡我们有个谭清那样的刺史知府,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 骆家大公子也疑惑:“爹,你不是说纪彬很圆滑吗?不仅给你棉花,还愿意低价给你?” “原本以为是个聪明的,如今看他连打赏的银子都不愿意给城门口侍卫,这说不通啊。” 别说骆家大公子不解了,就连骆金川也是不解的。 当初他跟纪彬是 好,但也因为他觉得纪彬聪明,还跟江南的几家公子 好。 以为这人就算发展生意,也会去江南。 怎么选来选去,到了兴华府? 骆金川嘀咕:“难道说,他低价给我棉花,不是因为聪明,不是因为审时度势想 好骆家,而是因为真的傻?” 真的傻,所以愿意低价卖棉花,只要自己挣钱就行。 真的傻,躲过棉花一劫,还收留在他家白吃白喝的人,这才发迹了。 如果是邑伊县, 安城,乃至宿勤郡正在努力重建家园的周小公子,还是江南徐顾景三家,又或者汴京谢家,谈家,太子,知道这边的猜测。 肯定会直接笑出声。 他纪彬傻? 他纪彬要是傻,世界上就没有聪明人了。zGxxh.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