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连朱星宇都吃惊了,他俩出来没加班费,没想到这专业的人事,居然也说自己加班费一点儿,宁愿休息也不想来。 “你们公司加班费很低吗?不是按标准来的吗?” 一般来说,比较大的公司都是按有关部门的标准来的,特别是各外资公司,包括t企。但一些小公司,才不管这些呢。而且有关部门对他们也管的不严。 妹子回答道:“按啊,怎么不按,就是底薪都很低,我们有全勤奖,绩效奖等等。总的工资不算低,但加班真不高。” 也就是说,加班费其实不影响她的收入,一月每个周末都加班,也不过多了一百多块钱而已。她才懒的要呢。 朱星宇有点明白了,“你们公司也这样做,有人愿意加班吗?” “不是你愿不愿意的啊。不愿意干就走人呗。” “难怪你们每周都要出来招工了。”简书枚说。 “还是因为老板太小气了。”朱星宇也说。 “没办法啊。我们也只是个打工的。其实也不止我们公司这样了,我们那附近的工厂都这样。”妹子摊摊手,无可奈何的说。 公司要是加班费给高点,人员失也不会这么快了。 简书枚就说:“看来我们公司待遇还是可以的。这回招工应当稳妥了。” 他俩好长时间没出来招过工,也没关注过其他工厂的工资状况。两人都没想到现在劳动法慢慢建全后,各公司都在出奇招,想办法的要降低自己的成本呢。 其实站在老板位置上来说,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不降低成本,就赚不到钱。现在少了很多政策的优惠,各种成本都在增加了。不达到一个平衡,大家就干不下去啊。 第134章 各种成本 回程中, 朱星宇和简书枚两人也在聊有关成本,人力的事情。 “哎,没想到, 出来招个工, 还能了解不少我们没有关注到的事情。看来以后还得时不时来一趟人才市场了。”朱星宇半开玩笑的说。 简书枚点点头, 说:“看来现在很多公司子不好过啊。” “是啊。现在成本增加了不少。有些工厂本来就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挣钱的,比如那些劳动密集的工厂, 如果全部让标准来发加班费,估计他们也不愿意负担了。甚至也负担不起了。” “对啊。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估计又要搬走一批工厂,甚至倒闭一批工厂了。”简书枚有些担心的说。 其实这几年一直有这样的现象, 甚至大家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郭协理关停的那家大厂,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有些工厂关门,确实是老板自己经营有问题,但也有些是大环境造成的,现在的人力成本是增加了不少, 而且不止人力成本, 还有很多政策优惠也减少甚至没有了。各公司的成本增加了,赚钱就没有以前容易了。 反正老板们要是赚不到钱, 人家肯定不干了啊。 “有些纯粹的加工厂,是会利润越来越低的,当低到没钱可赚时,工厂就开不下去了。” “恩, 这个问题这几年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 你们要好好搞啊, 争取多接些odm的订单啊。不然我们工厂也玩不下去的。”简书枚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说。 “谁不想多接几个单啊, 可是你自己也看到了啊,我们搞的多辛苦,想挣钱其实也好难啊。你看我,每月就这点钱,子过的都省的。”朱星宇直叹气。 他和郭总搞的这个项目,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还是净亏本的。 不过他俩开始前就预估到至少有一年的困难期,郭总甚至说要用两年的时间为扭亏为盈。不过郭总是亏得起,因为他在新三角也有股份,有收入,而且现在的收入还不错的。他给新三角拉来了几个大的生产单子。 他不是很着急,又或者说他着急也没有用,可是朱星宇就不同了,他靠拿分红赚钱,现在的工资又不算高。比他原先的工资要低了三分之一。但他的工作内容却大了不止两倍,力更是大了数倍。 他才是最着急的人。让他在这里耗两年的时间,他其实有些担心自己撑不下去。一是工作上的力太大,除非尽快找几个人来分担,把整个研发团队快点建立起来。二是,经济上的力也比较大,他一个人赚钱养家,子也过得比较紧。特别是和大家一起买了房子,又增加了月供的负担。 不过幸好他老婆很快就要去工作了,以她的学历和经验,能找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会很快好转。 要不然,他也不敢在这里耗两年,至少也要等到手中的钱比较充足了,才敢出来的。但郭总等不得啊,不可能让他再过两年才出来干啊。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机会,所以他才咬牙答应的。 在这之前,他也和他老婆谈过,可能有段时间经济力比较大。 不过他老婆因为也没准备一直在家当全职妈妈,而且也知道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答应了。 不过也幸好她不是个管事的人,没给朱星宇什么力,也没责怪他不顾家,也没嫌他没赚多少钱回来。 但是他自己会有力啊。他这个人和方博洋比较类似,总会不自觉的要把整个家背在身上,生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其实他们的老婆都很能干。 简书枚很清楚他家的状况,就劝道:“小刘不是马上去上班吗?等她上班了,你的经济力就下来了。再过个一年半载,公司赚钱了,你们的子就好过了啊。” “希望吧。其实我还是基础没打厚,进了点。”朱星宇苦笑道。 他是有点低估了创业的难度。 早知道这样,他当时就不该跟着大家一起买大户型的,甚至不该买房子的。多供一套房子,又养了一个娃,收入又降低了,力其实还蛮大的。 简书枚连忙说:“哎,你要是有困难就和我说啊。我手头上还是比较宽裕的。不然,先借给你一、两万块吧?” “暂时还不需要。等我有需要再找你。”朱星宇拒绝了她,却也没有把话说死。 他家的生活勉强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生娃,收了一大笔红包,比如他姐姐的,他父母的,还有小刘父母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婆虽然和他们一起生活,也给孩子包了个大红包,还非得让他们收下。这也是旧习俗。 其实现在,老两口也知道他的力大,还在自掏包帮他养家。老两口有退休金,又只有一个孩子,所有的都是留下来给他们的。 当时他也敢跟着买房子,一是因为手中有闲钱,二是因为两个老人也支持。 可是现在真让老两口掏钱了,他又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老两口很想和大家住一块儿,平时他们有同伴,孩子也有伴,大家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 “哎哟,你想的太多了。什么叫厚呢。创业都是很艰难的。我们公司,最开始的一年多,管萍和张进波是直接吃住在工厂里的,他们个人几乎没有花过一钱。这不是他们节省,而是手中实在没钱。”简书枚又提起当初的艰难子。 她虽然没有受过,但是管萍偶尔还会提起当初子有多难熬。何文静也颇有同,虽然他家的家底是厚一些,但程秋华同样没有挣到钱,纯吃老本,也很心慌的啊。 朱星宇听说过了一些,但知道的没这么具体,现在听了也颇为触动,“这么说,我比他俩还要力小些。老人能帮我们,老婆也马上要去挣钱了。” “对啊。当时张进波把全部身家都抵进来了,身无分文,也没有房子,连老婆都不敢娶呢。管萍真是跟着他吃了不少苦。” 其实还远不止这些,后来要不是方博洋和简书枚追加了一笔钱进来,张进波和程秋华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呢?有了这笔钱,公司才能继续运转下来。 一想到这些,简书枚都佩服程秋华和张进波的,现在她能跟着赚钱,也是因为他俩打下了这个好的基础。这个公司,她虽然是股东,但她很清楚自己的付出永比不上这两个男人。 不过程秋华和张进波也很谢她,因为她和方博洋当了公司的经济支柱啊。 合伙做生意,就是要每个人都齐心合力,功能互补才能把公司搞好,搞大啊。 朱星宇第一次听到她讲这么多创业初期的事情,也很受启发,心情都开朗了不少。 “你们几个人关系真的很好。真是个铁三角啊。” “是啊。你现在也算是我们这个群体里的啊。所以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说,别自己独撑着。朋友啊,互相帮助很正常的啊。” “恩,谢谢。我要是撑不住了肯定会求助于你们的。”朱星宇笑道。 简书枚又问起小刘的工作。 朱星宇说:“她很好找工作的,不需要我们担心。我现在就是希望她找个轻闲点的工作,能顾着点家里。我太忙,没多少时间管家里。” “也对。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老人虽然能帮着照顾孩子,但老人孩子丢在家里,我们自己完全不管也是不行的。虽然这样对我们女人不公平,没有男人多照顾家里的,全部是女人。” 简书枚也不得不赞同这个做法。 这也没办法的事情,这边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快,工作都很繁忙,整个大环境就这样。夫当中总得有个人牺牲事业的。轻闲的工作,就意味着挣钱少和没有前途。不过等孩子大些了,小刘还是可以再换分工作的。 当初她也一样,管萍和何文静也一样,都是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的。不过,现在她们三人的工作能力也都很强,她们并没有因为怀孕生产能让自己失去了工作能力。 并且重返职场后,她们还又学习了不少以前不会的专业技能,现在的她们三人,就算没有新三角公司,出去找工作也不用发愁,都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 谁敢小瞧她们三人啊。 其实正常情况下,只要自己努力,愿意学习,肯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永远都有竞争力,也永远不会是别人的负担。 朱星宇被她这话说的笑了起来,“为什么人家说母亲伟大呢。就是因为母亲老在为孩子牺牲。社会大环境也是男人挣赚养家,女人照顾孩子和家里的多些。” “所以,你们男人要惜福啊,要知道疼老婆呀。”简书枚笑道。 朱星宇笑道:“那是。我很疼老婆的啊。还有,方博洋对你不好吗?张进波和程秋华也对老婆很好啊。我看了一下,我们身边的好男人还是不少的。” “如果不好,这子就过不下去了啊。”简书枚笑道。 这年头,女人都觉醒了,不再依附于男人。她身边的女人也都是有本领的女人,哪个不能撑起半边天啊,要是男人又没本领又不会心疼人,谁会忍着他。 朱星宇也很赞同她的观点,“也对。那些吵架闹离婚的,多半也是因为老公不尊重和疼老婆,老婆也不体谅老公。” “哎,不谈这些了。明天我要和程秋华他们说说今天的事情。让他们多观察一下。我担心这样下去,又得大动一下。” “应当的。多了解,也可以多做些准备。” 自己当老板就是顾虑多,什么都要考虑到。新三角公司其实还经不起大的风浪。 第135章 都在变 结果, 她和程秋华张进波一说。 两个男人都没太大的反应。 程秋华说:“这是很正常的,社会在进步和发展。我国最开始就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厂。很多工厂靠的就是低的劳动成本,和各项政策优惠。但现在国家发展起来了, 这些显然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的。有些纯粹的代工厂, 慢慢有些要退出被淘汰。行业也会经历一些洗牌的。” 张进波也说:“你们想啊。现在的工厂, 和十几年前我们出来时的工人一样吗?那时候我们出来,只想找到一份工作, 没有人怕吃苦受累。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拿个三百多元, 大家也很开心。” 因为当时老家很多人只赚一百多块,两三倍甚至数倍的工资, 苦和累大家都愿意。而且那时的钱的购买力也大啊。可是现在工人的工资变高了,甚至工作时长也减少了,而且还实行了双周。哪怕有些地方还在单休,但劳动力成本是在逐年攀升的。 这个事实大家都很清楚。 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不这样你就招不到人了。现在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发给你五六百,谁愿意干呢。而且就算七八百元, 你能有钱存下来吗?不太可能啊。十几年前的三百元, 大家还能存下来一大半呢。 所以,别看工资增加了, 但其实消费也变高了。因为工资的增长永远也赶不上物价的增涨。 劳动成本在增加,社保的兴起,优惠政策的消失,以及烈的竞争等等, 都对那些低利润的工厂是个沉重的打击。让它们不得不倒闭, 要不就是阵痛中新生, 寻找新的出路和转型。 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 可是再多的道理也抵挡不住简书枚内心的忧虑。 “我知道,可是我们工厂也一样会受到影响的啊。而且随着社保制度的完善,我们的人力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这个工厂又该如何撑下去呢?如果我们撑不下去了,我们的机器生意也不会好做。其他工厂有同样的问题啊。” 社保现在还只是在慢慢推行中,除了一些跨国大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有的本就一个人也没有缴,有的是挑选一些高收入的人用最低一档在缴纳。普通员工,就是跨国大公司也没有给办社保。 员工们也不愿意缴纳,宁愿把这个钱发给他们。因为他们要是离职,公司缴纳的钱又带不走,也取不出来。等于变相的是送给了当地的有关部门。 本来打工人的工作就不太稳定,跳槽是常事,甚至有些人干几年就回老家去了,所以愿意缴纳社保的人,其实也并不多。有些人还是被强制缴纳的。 大部分的工厂,都会给员工买个集体的商业意外险之类,也就是应对如果出现工伤这类情况的。 这个社保对他们来说,也没多大的意义。甚至有的工厂连这个商业保险也不买呢。毕竟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新三角公司里,也就简书枚,朱星宇程秋华他们这些人在缴纳社保,还是去年刚办的,同样的也是缴的最低一档。而其他的所有人都是买的集体商业险。ZgxXH.orG |